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出炉,化学学科群、化学相关学科群的主要代表学科、应用学科、农业科学、植物学与动物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、微生物学、植物与动物学、农业科学、工程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学科进入全球前1‰,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,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。
根据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显示,我校的化学学科进入了全国前50%。化学学科位于全国第19名。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19,我校的化学学科进入了全国前50%。我校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了全国前2‰。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我校化学学科获得1个A+,化学学科获得A。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%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,共有760余人,其中,正高职称287人,副高职称325人。有在校学生269人,其中博士生243人,硕士生488人,留学生287人。学校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,以教师为主体,以学生为根本”的办学理念,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。在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与实践”课题“中俄合作的问题”研究和“中俄探索”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。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%,在国际上享有国际声誉,入选“全球高水平大学学科排行榜”。学校教师来自华北、东北地区,主要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。学校的高级课程教师具备博士、硕士学位,教师团队中涌现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名师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须具备副教授、硕士、博士、博士后等职称教师,在区内教学与科研机构有数十名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获奖。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、数学建模大赛、电子设计大赛、专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各类奖项共计1000余项。
学校已建成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、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站、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、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9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6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、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、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、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、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、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、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、1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项目、1个省级高校实践教学基地、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、9个省级高校思专基金支持计划、1个省级高等教育学会青年项目、3个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、1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、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、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、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、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、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、1个省级高校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、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、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、6个省级智库和1个省级创新团队、2个省级人才工程人选、1个省级双创基地、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、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、1个省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、4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、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、6个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、9个省级重点专业、2个省级特色专业、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、1个省本科高校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培育立项建设专业、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5个省级创新创业训练基地、1个省级示范性创业学院、1个省级高校实践育人平台、1个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、5个省级高校众创空间、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、3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3项省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、2项省级示范性实习基地、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、4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1个省级普通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、2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7个省级精品课程和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。